省內各高等學校、科研事業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展示我省科技創新取得的主要成就,發揮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帶動作用,營造支持成果轉化的良好氛圍,促進更多先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廣東省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廣東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實施方案(2024-2027年)》和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案》的要求,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決定依托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和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廣東省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庫和“先用后轉”成果庫。為做好廣東省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庫和“先用后轉”成果庫的建設工作,現向省內的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征集“先用后轉”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目的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著力推進省內高校、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助力解決“不會轉”問題,省科技廳、省教育廳聯合建設廣東省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庫和“先用后轉”成果庫(即高校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費方式把科技成果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促進科技成果向縣域轉移轉化),常態化遴選典型案例和征集“先用后轉”成果,提煉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和模式,建立成果轉化經驗發布機制,加強對典型案例、創新做法的宣傳推廣。
二、征集范圍與要求
面向省內的高等學校和科研事業單位征集成果轉化典型案例和先用后轉”成果。
(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面向廣東省內的各高等學校和科研事業單位,征集十八大以來完成轉化的職務科技成果典型案例,主要是指技術水平高、經濟社會效益好、行業引領帶動性強的項目;成果轉化的方式可以是產學研合作方式(即橫向項目),也可以是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或者自行實施轉化等。
廣東省科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前期參加職務成果賦權和單列管理改革試點的單位,應當重點報送開展賦權改革試點工作中產生的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做法的成果轉化案例。
(二)“先用后轉”成果庫。請高校院所篩選其中能體現科技成果賦能中小微企業以及縣域發展的典型案例,并推薦納入成果轉化案例庫。省內各高校院所已列入廣東省專利開放許可平臺的專利項目應納入“先用后轉”成果庫。
根據省科技計劃項目任務書條款的要求,“高校、科研事業單位承擔本項目形成的職務科技成果,在項目驗收完成后3年內未實施轉化的,將自動納入省科技成果開放許可清單(經主管部門同意不納入的除外)。對擬使用省科技成果開放許可清單內的知識產權,具體事宜由使用方與知識產權所有方另行約定。”此類3年內未實施轉化的成果將自動納入“先用后轉”成果庫。
(三)征集的成果轉化案例應為在我省落地轉化的創新性較強的項目。案例領域應重點圍繞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生物醫藥與健康、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精密儀器設備等。
三、征集成果推薦程序
(一)華南技術轉移中心負責科研事業單位的成果,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負責高等院校的成果,兩家單位分別匯總、梳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和“先用后轉”科技成果。
(二)高校院所推薦的成果轉化典型案例請填報附件1“廣東省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推薦表”,推薦的“先用后轉”成果請填報附件2“廣東省高校院所“先用后轉”成果表”。
(三)各高等學校和科研事業單位根據成果轉化典型案例和“先用后轉”成果征集范圍及要求初步篩選、推薦項目,科研事業單位登陸“華轉網”(https://sctcc.cn)、高校登陸“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https://case.gurfcc.com)進行注冊,在線填表并上傳成果相關材料(包括圖片,無需提交紙質材料),請各單位于2024年9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案例和成果的提交。
四、評選、推廣優秀成果轉化案例
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將根據成果轉化案例庫的建設情況,適時開展廣東省高校院所優秀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評選工作,宣傳推廣可復制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示范帶動廣東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五、匹配對接未轉化職務科技成果
對于省內高校院所創新性較強但目前還未落地轉化的職務科技成果,各高校院所可聯系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和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進行成果精準匹配對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聯系人及電話:省科技廳:斯 恒,83163910;
省教育廳:鐘振原,37628043;
華南技術轉移中心:閆永驊,13928700569;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李惠琳,15603077053。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教育廳
202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