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為貫徹落實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大會精神和黃坤明書記調研工業技術改造有關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工業技術改造優秀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示范作用,引導企業小技改不停步,制定《廣東省工業技術改造“百企千項”示范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推薦實施。有關要求如下:
一是請各地級以上市工信部門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做好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推薦報送工作,于12月22日前將有關材料報送我廳(技術改造與投資處)。其中,珠三角地市各推薦不少于6家示范企業和60個重點項目,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地市各推薦不少于4家示范企業和40個重點項目。
二是請各地級以上市工信部門優中選優,在推薦的示范企業中,結合本地區產業優勢,擇優推薦1-2家技術改造標桿企業予以重點推廣。
三是請確定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示范推薦工作,聯系人名單(含姓名、職務和聯系方式)請于11月21日前報送。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3年11月17日
?。撓等耍簠^鈺晴、熊衛鵬,聯系電話:020-83133450、83135867)
廣東省工業技術改造“百企千項”
示范行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大會精神和省委主要領導同志調研工業技術改造有關指示精神,將技術改造作為保持制造業旺盛生命力最關鍵的密碼,作為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關鍵工程之一,突出示范引領帶動,加強經驗總結和復制推廣運用,推動形成抓技改強制造的生動局面,在全省組織開展工業技術改造“百企千項”示范行動,充分發揮工業技術改造優秀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示范作用,引領帶動工業企業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在全省總結推廣100家以上技改力度大、效果明顯、行業帶動性強的示范企業;1000個以上有突破性、帶動性、示范性的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形成可復制的行業技術改造經驗,通過示范帶動,推動企業對標行業先進、加強學習借鑒,應用先進適用技術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在全省推動形成抓技改強制造的生動局面。
二、重點方向
(一)智能化改造。面向產品設備研發、工藝設計、生產制造、能源管理、質量管控、安全生產、供應鏈管理等重點環節,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和相應的工藝軟件,建設行業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通過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技術的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技術突破和工藝創新。
(二)數字化改造。通過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持續提升供應鏈、生產制造各環節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共享、分析、應用能力,支撐企業業務運行與優化創新。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組建局域高速互聯網,實現設計、制造、管理、服務等信息數據的有效連接和融合。推動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智能化生產及產融結合等新模式發展。
(三)綠色化改造。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技術改造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開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統等用能系統改造;采用先進清潔生產技術實施改造,從源頭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排放,加快重點行業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應用等。
三、推薦條件
(一)示范企業推薦條件
1、基本條件。
(1)在廣東省內投資經營、誠信經營、依法納稅的企事業單位,不屬于失信被執行人。
(2)技術改造力度大,持續開展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技術改造,2021年來有完工的技術改造項目。
(3)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產工藝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行業帶動性強。
(4)企業技術改造成效明顯,所建設項目推薦納入“百企千項”的技術改造項目。
(5)近三年在質量、環保等方面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在安全方面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
2、優先推薦條件。示范企業在符合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并達到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推薦條件中一項及以上的,優先推薦。
(1)智能化方面。通過技術改造,智能制造水平達到行業國內領先地位,經濟效益較好,具有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自主可控供給能力,面向復雜設計、先進工藝、智能管控、彈性供應鏈等領域,突破產品設計制造一體化、先進材料制備加工、分布式協同控制、生產全流程智能決策、供應鏈資源優化等關鍵技術;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專業化、標準化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務能力水平高,能帶動上下游供應鏈或同行業發展。
(2)數字化方面。通過技術改造,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取得降本提質增效的顯著效果;實施數據采集和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業務創新,形成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構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體系,與上下游企業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可靠性;獲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等國家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相關稱號。
(3)綠色化方面。通過技術改造,取得顯著節能、節水、降碳、擴綠或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效果;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稱號;獲評國家或省級部門頒發的能效(水效)“領跑者”稱號;主要耗能產品、工序能效水平優于國家公布的行業能效標桿值。
(二)重點項目推薦條件
1、基本條件。
(1)2021年以來完工項目,項目建設地應在廣東省境內。
(2)項目符合國家和省有關產業政策,并符合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技術改造重點方向。
(3)項目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實施后有效提升了企業技術工藝水平、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管理能力、節能低碳水平等。
(4)項目應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可推廣性。
2、優先推薦條件。重點項目在符合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并達到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推薦條件中一項及以上的,優先推薦。
(1)智能化改造項目。突破產業領域“卡脖子”難題,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等安全可控,創新能力突出,能解決行業痛點難點問題,且有具體實際案例;具有明確的智能化提升計劃,提升計劃具有合理性和先進性。
(2)數字化改造項目。運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的設計、制造、銷售、管理、服務、安全等各環節進行數字化升級,取得降本提質增效的顯著效果;獲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等國家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相關稱號企業開展的數字化改造項目,改造后數字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3)綠色化改造項目。已獲評或擬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開展的重點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改造后取得顯著的節能、節水、降碳、擴綠或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效果;對產品、工序能效(水效)提升起關鍵性作用的技術改造項目,改造后主要耗能產品、工序能效水平優于國家公布的行業能效標桿值。
四、組織實施
(一)示范培育。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要加強統籌,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工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的培育和挖掘,組織一批符合方向要求、技術水平先進、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技術改造項目,培育一批通過技術改造實現品牌質量、生產效率、社會經濟效益等提升,在本地區或行業內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示范企業。各地要建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儲備庫和示范企業儲備庫,持續跟蹤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和技術改造效果,及時梳理總結完工項目和企業具體做法和可復制推廣經驗。
(二)示范推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向各地征集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照征集通知要求,以本地區儲備庫為基礎組織推薦省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并結合本地區實際在示范企業中擇優推薦本地區工業技術改造重點標桿企業,按要求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匯總后印發省工業技術改造“百企千項”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以及重點標桿企業的典型經驗,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相關企業對示范企業和重點項目有關情況真實性負責,相關情況應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可向社會公開。
(三)經驗推廣。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要梳理總結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技術改造成效、經驗做法和典型模式,省市聯動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形式,分行業、分重點加快復制推廣先進經驗做法,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專題報道,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為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提供借鑒。
五、有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期間指出“要突出示范引領帶動,組織實施一批具有突破性、帶動性、示范性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培育一批技改力度大、效果明顯、行業帶動性強的示范企業”。各地市務必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將“百企千項”示范行動作為貫徹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指示的重要舉措,周密部署、扎實推動、廣泛宣傳,加強經驗總結和復制推廣運用,推動形成抓技改強制造的生動局面。
(二)加強典型經驗總結。要堅持典型示范引領,精心做好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的培育和推薦,抓好經驗總結,樹立鮮明工作導向。各地市推薦的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在體現本地區行業特色發展優勢的基礎上,應聚焦技術改造主要成效,突出對本地區乃至全省同行業企業可借鑒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盡量覆蓋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重點方向。
(三)做好推薦報送。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本地區“百企千項”重點項目和示范企業推薦工作,推薦材料包括正式推薦文件、工業技術改造項目推薦表、示范企業推薦匯總表、示范企業典型做法(附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