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根據《廣東省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陽江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陽江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現開展2023年度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組織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要求
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要緊密結合我市常見、多發重點疾病防治發展現狀和趨勢,提出符合市情的本領域疾病防治重點研究任務和實施方案;搭建專業化臨床醫學研究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并優化臨床研究組織和管理架構,搭建協同創新網絡,組織開展大規模、多中心、高質量的臨床診療規范研究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臨床評價研究,促進醫學基礎研究向臨床實踐轉化、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轉化,加速防診治研究成果向產品推廣、先進診療技術向基層推廣。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
二、建設領域
按照“結合基礎優勢,突出特色發展,兼顧區域平衡,合理優化布局,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原則組建。2023年在心血管疾病、肺部腫瘤疾病、呼吸疾病等疾病領域(臨床專科)優先布局。
三、建設條件
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依托建設單位需滿足以下條件:
(一)陽江市內注冊的三級甲等醫院法人單位或專業優勢明顯的三級醫院法人單位,所申請疾病領域具備藥物臨床試驗資格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備案資格。
(二)在建設領域臨床醫學研究能力突出,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優勢明顯。近5年在建設領域主持過至少1項省級以上科技計劃(行業專項)臨床研究項目/課題;或獲得省級以上基金資助課題;或牽頭主持過至少2項市級科技計劃臨床研究項目,申報治病領域所在科室為廣東省級重點專科。
(三)具備開展大規模多中心臨床試驗的能力及平臺。
(四)能夠牽頭建立覆蓋全市,輻射帶動周邊地區,三/二甲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縣、鄉鎮、村、社區二級以下醫療機構)緊密協同的研究網絡和普及推廣網絡,其中基層醫療機構不少于10家,并依托網絡加強協同研究、科技創新、適宜技術推廣和基層醫務人員培訓,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服務水平和能力。
(五)能夠系統加強臨床科研資源整合共享,推動生物樣本、醫療健康大數據等資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在申請領域建成高水平的生物樣本庫和數據庫,為高水平科技攻關打造堅實基礎。
(六)依托建設單位能夠為申報的中心提供相應的條件保障,擁有固定的臨床研究專用場所、設施、人員以及專用建設經費等其它必需的科研條件。
四、申報要求
(一)為更好地優化我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每個醫療單位只能申報1個疾病領域。
(二)申報單位需為擬建設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引進1個(含)以上對應疾病領域的創新科研團隊,每個團隊不少于3名核心人員。團隊帶頭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近五年內曾獲得省級以上相關人才計劃資助或主持過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申報單位需與擬引進的團隊成員簽訂意向性協議,并承諾項目下達后3個月內簽訂正式引進合同。創新科研團隊應參照《陽江市科學技術局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實施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三)申請單位不得夸大自身實力與技術,各單位須對申請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并提供申請材料真實性承諾函。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一經立項,將根據申請書內容開展建設工作,無正當合理的依據不予修改調整。
(四)項目負責人在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的原則上不得進行申報。
五、申報材料
(一)填寫《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申報書》和陽江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方案,必須有申報單位的簽署意見和公章。
(二)相關附件證明材料:申請單位獲得課題獎勵、論文、多中心臨床研究樣本資源庫、核心團隊情況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說明材料。
(三)申請單位的承諾書,對中心及網絡建設提供人員、硬件、資金保障等方面的說明及承諾。
六、申報時間
申報截止時間為2023年7月21日。
七、聯系方式
社會發展與實驗室科,陳成鵬、李麗青,電話:2830105
陽江市科學技術局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