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日前,中山市正式發布《中山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資助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力促新一輪工業技改熱潮。按照新的資助方式和標準,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的資助比例可提高到20%,單個項目最高可獲資助500萬元。
據悉,此輪新政的資助范圍包括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工業設計項目等。按照資助條件,工業企業開展的增資擴產、機器換人、自動化生產線、智能車間、兩化融合以及先進制造模式等項目,建設期一般不超過2年,重大項目不超過3年。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產品智能化改造、兩化融合、工業設計等一體化解決方案、人才培訓、成果展示和體驗,并確認為市級公共服務平臺的項目,方符合資助條件。
據悉,為推動新一輪工業技改再掀熱潮,中山市將建立市技術改造項目庫。符合扶持范圍和條件的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由企業提交技術改造項目入庫申請,向鎮區經信部門申報,經市經信局審查合格后進入項目庫。
對入庫的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中山將采取年度滾動扶持。企業可按完成情況分年(期)申報資助,申報一般為2年(期),最多為3年(期),可選取投入資助、貸款貼息以及無償補助中的一種扶持方式。按照《細則》規定的具體資助標準,根據項目投入強度、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等進行綜合評定,最高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利息額50%給予貼息,單個項目最多申報3年(期),累計最高貼息可達1500萬元。
此外,被確認為市級并為廣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提供公共服務的平臺,按項目投入和成效情況,最高可獲得500萬元的扶持資金。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